通知公告

临沂职业学院2016年教学工作要点
[字号: ] 2016-02-28    阅读次数: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学院整体工作部署,根据党委会议精神,现将今年教学工作布置如下,望相关部门重点谋划、统筹安排,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一、以评估促诊改,实施品牌战略

我院首轮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进入最后的回访复评阶段,为确保五月份回访顺利通过,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同时为省厅今年启动的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作好铺垫,布好格局。

1.根据学院评建工作整改任务书,梳理2016年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进度和责任人。重点做说专业、说课程和随堂听课的设计与训练;2015级人培方案、课程标准等材料的审核、校对和印刷。

2.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十三五规划和学院规划适时做好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

3.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教学诊改工作文件精神做好相关组织制度设计和教学管理准备,根据省级诊改实施方案做好今年的自我诊改工作。

4.实施战略管理,开展品牌经营。秉承“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校训,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改革方向,确立“崇德尚能、工学一体、打造一流职教品牌”的战略思路,以“共建临职家园、同育沂蒙明星”为愿景,适时推出“五五”战略,全面实施品牌经营,坚持“名师、名生、名课、名业、名校”五名共树,“仁、义、礼、智、信”五行齐修,“情商、智商、健商、逆商、财商”五商并举,“爱心、信心、专心、细心、热心”五心同育,“产、学、研、行、政”五位一体,最终实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持续加强学风建设

5.深入贯彻《中共临沂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党发[2015]7号)文件精神,修订《班级学风评价与考核办法》,做好班级学风评价体系和班级学风考核流程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转变班风、系风和校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修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强化“3+2”“5+3”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把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标准,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同时,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比赛获奖等纳入学分管理,可以置换学分。鼓励和引导更多学生投入到专业辅修、创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中,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7.严格执行新高职生学籍管理办法,认真落实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结业和肄业制度。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标准建设

8.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设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定期检查、反馈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重点做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规范、考试考核改革、创新创业、社会评价等方面的质量监控与保障,确保教学标准落地。

9.拟定或修订若干管理制度或办法:

一是成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

二是修订教师教学质量(业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机制。

三是修订系部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构建关键考核指标体系。

四是制定学生双证毕业、多证毕业管理办法,把一专多能的要求和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试行以证代考、学分置换,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

五是制订师生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加大对获奖教师、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补力度,支持并引导各专业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级技能比赛,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进一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局面。

六是修订突出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职院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四、加强专业建设,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10.根据国家有关最新政策,修订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设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

11.做好2016年度国家、省、市、校级特色(品牌)专业(群)的筹划、申报与管理。力争打造1个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群),培植2个市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以培养紧缺人才为主的市级示范性专业(点),建设5个以上院级重点专业。

12.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及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入企业、行业及专业机构等定期对学院进行评价。坚持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调整专业结构。坚持“围着产业转,围绕就业干,围绕需求办”的理念,认真开展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岗位核心技术,及时掌握行业产业发展动向,加强职业化教育教学方式研究,着力突破校企合作“冰点”。完善五位一体的院系两级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调整系部专业(方向)名称和结构,做好2016年新增专业设置调研与申报工作。

13.做好第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年度管理与考核。

14.做好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改革设计。重点做好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一专多能的人才特色,实行双证毕业、多证毕业。

五、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教、学、做、赛、创”五位一体的课程特色

15.进一步加强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推动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革新能力。上半年完成项目化课程设计能力达标活动,下半年开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重构改革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16.完成第二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本教材)的立项建设。

17.加强公共选修课管理。修改公共选修管理办法;加强公选课考勤和考核,学生参加集中实践期间不得停上公选课;所有公选课制定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并严格执行、重点检查;完善公共选修课体系,任意选修课达到300门(含线上线下)。

18.开设社区服务课程,力争3年内入围山东省100所规范化社区学院。今年每个系部至少开设一门社区服务课程(项目),并开始实施服务。

19.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建设,推动校级建设,争取建设10门校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20.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课程教学与改革。根据教育部新出台的关于深化学校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制定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的课改方案,争取成功申报学校体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积极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确定推进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1.开发网络课程、慕课、微课,试行O2O课程模式。加强实景课堂、在线课堂的调研论证,整合开发线上资源,办好“手机学院”,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把线上资源纳入全日制学生课程体系。争创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学校。

22.出台科技/专业社团管理办法,把学生参与科技/专业社团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常规化管理,提升师生创新创业水平。

23.落实课程负责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在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范围内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逐步扩展到选修课,力争三年内实现“课课有名师,人人有优课”。

六、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4.深化校企合作,力争3年内入围100所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学校。

25.推动“进名校、拜名师,进强企、请大师”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每个系要在全国范围内确定1个“标杆”学校(院系)深入开展“校校合作” ,广泛开展学习交流,要聘用1至2名全国知名职教专家,作为发展顾问,引领系部、学科、专业发展,指导课程改革与师资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吸纳行业企业高管、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进校园,每个专业至少引进或聘任1名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精英、产业技术领军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或发展顾问,让其参与教学、实训和研发。

26.建设名师名家工作室,带动师生创新创业,试点创办法人公司。

27.修订实习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管理规范。重点做好本学期的实习实训工作的计划、部署、落实和督查,凸显我院“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色。提升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和使用效果,各专业年级平均达到5-15人一个实习基地,,其中接受师生各类实践的基地不少于30%,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毕业学生不低于30%。

28.加强实训课程(项目)体系的完善与管理,确保实习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实践教学比例达到总学时的50-60%。

29.学期初,各专业编制系统的学期实践教学(项目)计划(表);学期末,各专业要进行学期实践教学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总结;学期中,所有校内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项目)都要按规范要求提前拟定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学生实习成绩要按时录入教务系统和其他学业成绩一样作为学生评优树先的依据。

30.做好2016届毕业生分专业统计表上报工作,包括六个报表:实验实训项目清单(开出率)统计、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统计(占总课时50%以上)、综合训练项目一览表、产学结合的教学项目统计表、双证毕业统计表(含证书编号、证书复印件)、顶岗实习岗位统计表。

31.在总结分析2016届毕业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思路,拟定2016级新生各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方案。

七、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32.配合组织部拟定新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做好2015年新进教师考核鉴定工作。

33.组织各专业完善兼职教师/专家人才库。每专业不少于15名。

34.配合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利用项目资金加强校本培训、境外培训、企业顶岗、信息化技能培训以及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培训,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建立双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争取入选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和“墨子杯”职教名家。

八、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35.修订院系教师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实现听课评课专业化、示范课公开课定期化、技能大赛常态化。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力求收集齐全、使用便捷。

36.试点推行教师成长目标管理和实践教学5S管理。

九、强化师生技能大赛

37.制定师生技能大赛奖励办法,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使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组赛常态化。

38.各系部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新思路。各专业要建立各年级参与的技能比赛训练队(兴趣小组),常年训练,积极备赛。积极参加2016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和部分中职组)比赛,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计算机、机电、英语等有项目的专业都要参赛,且要树立争一保三的目标,力争实现省级一等奖的突破,入围国家级比赛。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等。

39.继续组织临职院技能比武月活动。对2015年度师生技能标兵进行表彰宣传。做好2016年比武月发动和组织工作。

十、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40.根据培养目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逐步推行教考分离、统考统评。统考课程的成绩(及格率)纳入班级和系部量化考核体系。

41.加强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鼓励尝试多种形式的考试考核。在总评成绩中,课堂考勤成绩不低于15%,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不高于50%,逐步增加作业(产品)设计、技能操作、课程设计、专业(技能)竞赛等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项目的比重。

42.加强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规范化管理。严格课程(期末)考试方案审核。期末考试按课程性质实施,可分为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三种形式。严格控制开卷考试课目,每个专业(班级)期末开卷考试项目原则上不多于两门,且只能采用半开卷考试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学科整体成绩中所占比例一般不低于40%。

附件:临沂职业学院2016年(上)教学工作计划配档表

教务处

2016年2月19日